那些“心灵不纯洁”的博士论文,公众可以打差评吗
发布时间:2017/10/13 15:59:47 已经查看了3566次
张丰  
特约作者

  导语 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豆瓣得到了史上最低的评分2.0分,最后各大院线紧急撤档,电影收获了200万票房——有一部分票房,是那些讨厌它的影迷贡献的,为了更好地在网上吐槽,大家不得不花钱看了这部大倒胃口的片子。某种程度上,这些观众的反应和该片导演毕志飞本人有关。毕导演在网上与那些打差评的人展开论战,最终引来更多的讨伐。最终,这把火烧到了电影之外,有人看到毕志飞是北大博士毕业,就找到了毕的博士论文,最终正和大家想的一样,和电影一样,毕志飞的博士论文问题多多。
  1正是因为这些所谓学者的站台,才勾起了网友的“学术兴趣”,在观赏电影之余,也把玩起了毕志飞的博士论文。
  2“灰狼”能够利用长假几天假期就发现论文存在这么多问题,这篇论文又是如何通过国内第一学府北京大学的审查的?
  3高校应该想办法公开自己全部的论文资源,让公众可以更方便地查询,甚至可以让公众进行“差评”。
电影太差,波及论文
  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讲述的是一位表演系老师教一群学生成长的故事,看起来就像电视台做的真人秀节目的粗糙剪辑版。影片毫无疑问是稚嫩的、粗糙的,甚至是业余的。
  但是这部业余的影片,不但获得了在院线上映的机会,在一些高校路演也获得不少“好评”,不少专家、学者都盛赞这部电影,说它获得了学术界的一片赞誉也并不为过。这些所谓“学者”的声音,因为太言不由衷,被网友质疑为“背后有枪指着吗”。

去年曾有高规格的研讨会为《纯洁心灵》站台
  这些发言,显示出学术界(电影研究界)很多人与市场的隔阂。如果他们真的能判断出这部电影后来的惨败,是否还会发言那么随便?很有可能,这些发言并不是“被迫”表态,而是“友情”赞誉。大家都是一个学术圈子,要知道,北大毕业的电影学博士,光师兄师姐就有一大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所谓学者的站台,才勾起了网友的“学术兴趣”,在观赏电影之余,也把玩起了毕志飞的博士论文。
  也许正是得益于与周围圈子的“良好互动”,才让毕志飞对自己缺乏认知。被豆瓣网友打差评的时候,他在网上发出了指责:“一个青年导演花12年心血认认真真地给中国拍电影,被豆瓣一天毁了。”其实,一部电影上映在豆瓣获得差评是很正常的事,反而是这种“反击”让大家产生了好奇,最终引来大量网友围观。

毕志飞的博士论文被扒,图片引自“枪稿”公号
  毕志飞的论文,命运也是一样的。他充满自恋风格的个人简介里,有这样一句话:“撰写了博士论文《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不懈探索——马丁·斯科西斯导演研究》,被誉为是国内对美国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研究最为全面、深入的一项研究。”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介绍,实在太容易让人看出破绽。
  稍微懂行的人就知道,以“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不懈探索”这样的话为标题,就注定了这项研究既不可能“全面”,更不可能“深入”,因为艺术和商业融合,是绝大多数导演的追求,这样的论述,用在任何一个导演身上都合适,还没有触及到马丁·斯科塞斯的任何个性,又怎么可能“全面而深入”呢?
充满瑕疵的论文怎么通过评审的?
  公号“枪稿”发了一篇署名“灰狼”的长文,对毕志飞的博士论文进行了深入剖析。“灰狼”自称和毕志飞一样,都是电影学博士,他对毕志飞论文的点评,体现了专业水准。
  简单概括,毕志飞的博士论文存在下列问题:
  1、参考文献不规范,甚至不合格。只有13个外文引注,而且大多无关痛痒。作为一个自称  有留学经历的人,尤其研究对象是马丁·斯科塞斯这样的外国导演,外文注释明显太少了。毕志飞在论文中说,有关马丁·斯科塞斯的研究,外国只有十本专著,多是在上个世纪,但是“灰狼”检索出,仅仅在毕志飞写博士期间,有关马丁·斯科塞斯的英文著作就不少于50本。

  毕志飞论文的外文文献非常少,有些引用的文献甚至正文无对应,图片引自“枪稿”公号
  2、就论文结构和篇章题目来看,毕志飞的论文是典型的“学术八股”:导演生平(第一章),剧作和叙事(第二章),视听语言(第三章),美学文化分析(第四章),关于中国电影的思考(第五章)。看起来,毕的论文就像一本教材,充满了简介,怪不得“灰狼”形容这篇论文的风格是“百度百科风”。
  3、毕志飞有关电影的“理论框架”,大多来自一些常见的“教材”(比如童庆炳的《文艺心理学教程》、彭吉象《影视美学》)。对这些本科教材的引用,占到了全部引文的5%以上。博士论文大量引用本科基础教材,本身就是不恰当的。
  4、错误随处可见,比如,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获得奥斯卡奖的时间提前了9年。
很明显,这不是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灰狼”能够利用长假几天假期就发现论文存在这么多问题,这篇论文又是如何通过国内第一学府北京大学的审查的?毕志飞的导师,为什么就没有看出这些问题?是没有水平判断,还是审读不认真?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到底认真看过这篇论文没有?
  一篇论文通过答辩,和电影最终成功登上院线一样,都要经过很多道环节。这样的论文,从开题到预答辩,还要盲审和终审、答辩,这么多环节,竟然没有任何一个环节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不得不让人疑惑。
  公众可以对论文进行差评吗?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电影差评引起的风波,毕志飞的论文,可能会永远“最全面、最深入”。一个人的博士论文,如果不公开出版,就只会被“收录”在图书馆里,或者散落在少量亲友手中。公众几乎不可能读到。“灰狼”要对毕的论文挑刺,不得不在某网站上设法求购一本。
  目前,中国高校已经普遍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毕志飞的母校北京大学,就曾多次表态对学术不端零容忍。一位叫于艳茹的博士生,因为在网上被投诉抄袭,尽管涉嫌抄袭的并不是她的博士论文,北大仍迅速反应,取消了她的博士学位,于艳茹也开始了漫长的申诉历程。
最近几年,因为论文抄袭而被举报并最终处理当事人的新闻时有发生,但是,这些案例往往都是偶然和意外造成的。要么是被侵权者偶然发现,要么是别的丑闻引发的次生灾害(警方破获论文诈骗团伙,也能牵涉出一些人的学术不端),很少有高校自己主动查处学术不端的行为。
目前,各大学都普遍采用了论文查重系统,明目张胆的抄袭确实并不多见。但是,像毕志飞这样有明显瑕疵的论文,却很难被发现。指导老师往往事务繁忙,没有仔细阅读论文(确实也不值得阅读),答辩委员会敷衍了事,也就不足为奇。但是,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博士生教育的“与世隔绝化”,他们自成一体,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自我称赞、自我满足。
  在学术与公众之间,横亘着一道高墙。类似引力波这样的科学,公众当然搞不懂,但是像一般的电影研究,难道不应该接受公众的检验吗?中国高校的论文,在校生都可以通过专门的系统进行查询,但是对公众来说,既不拥有查询的能力,也不拥有权利(需要专门的账号)。因此,好事者往往是那些有侠义之风的高人,就像这次出手的“灰狼”。

博士论文作为最高等级的学历论文,尤其应当严格审视
  高校应该想办法公开自己全部的论文资源,让公众可以更方便地查询,甚至可以让公众进行“差评”。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一个可追溯的制度,像毕志飞这样引起广泛质疑的论文,尽管并不是“抄袭”这样的“死罪”,仍然需要有一个“回炉再审查”的制度。毕竟,这是否是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不但涉及到他自己的名誉,也涉及到北京大学的学术声誉。

来源: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