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科技期刊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后发劣势”的视角下,这些都是“技术性模仿”的结果,而由于体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制度性劣势”将严重阻碍中国期刊界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制度突破,在期刊评价标准、经营方式和出版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化解“劣势”所带来的弊端,力争使中国期刊界从“后发”变成“先发”。
【关键词】后发劣势 科技期刊 制度性劣势
“后发劣势”(Curse To The Late Comer)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最早由经济学家沃森提出,英文直译为“对后来者的诅咒”。2000年,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在北京演讲时首次提出这一术语的中文概念——“后发劣势”。
一、后发的技术性红利
杨小凯认为:“后发国家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确如杨小凯先生所说,近些年,通过对评审流程、编辑规范、编排格式等期刊技术性的模仿和学习,中国科技期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扩大了国际影响
1987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仅有11种,占世界的0.3%,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也只有20种。2012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35种,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07种,Medline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04种,Scopus收录中国科技期刊504种。2014年,SCI数据库中的中国期刊已有163种。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随着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期刊进入SCI、EI等国际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也开始以集团化的姿态进入国际期刊界的视野。
2.建立了期刊评价体系
近些年,随着SCI、EI等国际期刊评价体系在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影响因子、他引率等期刊评价指标也逐渐被学术界熟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期刊评价体系对学术发展和期刊发展的导向性作用。目前,以Nature、Science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名刊已成为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目标,SCI、EI等国际期刊评价体系也成为职称评聘和研究生考评的重要指标。同时,参照国际期刊评价体系的相关标准,我们也建立了我国的期刊评价体系,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通过学习西方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我国的科研工作实现了可以量化的考核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种对西方期刊评价体系的学习仍然属于技术性模仿的范畴,在短时间内 “成绩斐然”是因为模仿空间较大,如果发展到一定阶段,模仿空间逐渐缩小之后,我们将很可能面对西方期刊界的“制度屏障”,进而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进程。
二、后发的制度性劣势
后发国家通过技术性模仿可以获得高速发展,但制度模仿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技术模仿,所以,一般落后国家都会倾向于技术模仿,但这会为长期性的发展留下一些制度性隐患,这些隐患有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
1.评价体系的隐忧
我国期刊发展相比西方国家,当属“后发”,在我国科技期刊开始发展之际,西方期刊评价体系已成熟。为了顺应国际潮流,更好地融入西方主流学术界,以SCI、EI等为代表的国际期刊评价体系也随之进入中国,并很快被中国学术界接纳、认可、推崇甚至崇拜。SCI、EI等国外数据库在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进入这些国外数据库也成为我国科技期刊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期刊评价体系已被西方控制。诚然,国际数据库在我国学术评价体系和期刊评价标准建立初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地一味追求SCI和EI,必然导致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受制于他人,最终整个中国的学术生态都可能沦为西方评价体系的附庸。
2.产业发展的瓶颈
西方国家由于其商业传统,善于在各个领域挖掘其商业价值,学术出版也不例外。Elsevier、Springer等国外大型学术出版集团商,几乎囊括了全球绝大多数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这些期刊通过学术出版集团的包装、经营和推广,在学术性和经济性上实现了双赢。作为“后发”的中国科技期刊,为了在国际范围内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同这些国外出版商展开了密切的合作。目前,我国影响因子排名前十位的期刊中,有6种直接由国外出版商出版发行。其余4种也都同国外出版商联合出版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合作。虽然通过与国外出版商的合作,大大加快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但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我国顶级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却也在无形中被国外出版集团垄断。在发展初期,国内科技期刊借助国外出版集团“借船出海”的确是一条捷径。但在经过一定发展阶段后,我们也应该积极发展我们自己的学术出版产业了。如果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特别是海外市场的开拓任由国外出版商垄断,那么我国科技期刊就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失去海外市场的话语权。
3.西方经验的误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几乎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西方国家的技术性模仿和学习,科技期刊也不例外,对编辑规范、出版方式、评价标准等技术层面的学习和模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传统、政治制度、价值趋向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只为迎合西方国家主导下的所谓“国际化标准”,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复制西方既有的模式和经验,那么很可能会给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一些潜在的危机。近年来,相关部门极力推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诚然,我们必须正视英文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发展英文期刊也的确有利于我国科技期刊更好地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但这种对于英文科技期刊过于倾向化的做法,可能会对中国科技期刊的长期发展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三、后发劣势的破解
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后发的劣势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随着后发国家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模仿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制度层面却有可能会更加凸显其“劣势”。由于后发,使得中国期刊界不得不遵从于国际期刊评价标准、国际期刊管理规范、国际出版产业布局。从而使中国科技期刊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西方科技期刊的附庸。要改变这种情况,提升中国期刊界的国际地位,就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突破,建立中国科技期刊自己的制度体系,克服后发造成的“劣势”。
1.建立制度化发展机制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一批国际名刊,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措施,以制度为依托,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制度,应该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章、管理制度、编辑规范、评价标准等。在期刊制度化建设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首先,我国科技期刊行业协会已经比较完善。目前,我国在科技期刊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包括: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协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这三个协会下设多个地方性期刊学会和行业期刊学会,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其次,行业规范便于操作和执行。这些期刊协会的成员都是期刊界的内部人士,对期刊的运行、管理和发展较为熟悉,对于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一般都有较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便于制订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行业规范,也有利于这些行业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最后,行业规范可为日后的相关法律提供借鉴。任何一项法律的出台,都需要较长时间的论证、修改和完善。相比之下,行业规范的制订与修改程序较为简单,因此,对不断完善的行业规范,可为日后相关法律制度的出台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2.培育市场化发展体系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科技期刊当前的经营主体仍大多为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而西方期刊经营主体则均为企业,政府的参与度较低,著名的学术出版机构汤森路透、爱思维尔等均为私人企业。市场化的介入将改变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路,有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活力。当然,市场化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实现科技期刊的市场化运作,需要在版权、金融、市场准入等各个方面打造一个全方位市场发展体系,在期刊经营和管理中融入更多的市场因素,强化编辑部对刊物的主体意识和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在市场中探索适合新时代的编辑模式、评审模式、商业模式,使科技期刊在刊物内容和经营理念上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进而通过市场实现科技期刊的强强联合,改变目前科技期刊“小、散、弱”的局面。
3.推动产业化发展模式
2014年6月27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公司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很可能在近期上市。该公司拥有270多种科技期刊,其中SCI期刊40多种,其所属期刊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国内都堪称一流,虽然同Elsevier等国际学术出版集团尚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国内却足可以称得上是“大型”期刊出版公司了。众所周知,国外大型出版公司的成功之道都是强调数量与质量并重。中国科技出版传媒公司也在试图复制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如果它能成功上市,通过大量社会资金的注入,必将加速公司规模的扩大,有力推动我国科技期刊产业的整合力度,并在我国科技期刊产业化的进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但是这种行为似乎只是个别企业的“单打独斗”或“孤独探索”,缺乏更多的政府引导和行业回应。
国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15年4月9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府层面给科技期刊的产业整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其中明确提出:“力争用3~5年的时间,研发和应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确立一批示范单位、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园区),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出版机构,建设若干家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出版传媒集团。”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整合延伸产业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内容传播体系”。其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科技期刊,但其中的内容几乎都可以直接应用于科技期刊。科技期刊界应保持足够的敏感度,敏锐地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速行业内部整合,实现强强联合,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期刊出版公司,共同推动科技期刊的产业化进程。